“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

法規文件 眼科

目錄

1 拼音

“ shí sì wǔ ” quán guó yǎn jiàn kāng guī huà ( 2 0 2 1 - 2 0 2 5 nián )

2 基本信息

“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22年1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國衛醫發〔2022〕1號)印發,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認真貫徹執行。

3 發布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國衛醫發〔202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為切實做好“十四五”期間我國眼健康工作,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持續推進我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結合當前工作現狀,我委制定了《“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可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下載)?,F印發給你們,請各地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2年1月4日

4 全文

“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

眼健康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年齡段人群全生命期。包括盲在內的視覺損傷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加重家庭和社會負擔,是涉及民生福祉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為持續推進“十四五”期間我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制定本規劃。

4.1 一、規劃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眼健康工作。自上世紀80年代,國家層面連續出臺防盲治盲和眼健康有關規劃、政策,強化頂層設計,明確任務目標,提出具體措施,持續完善眼健康管理體系、技術指導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聚焦沙眼、白內障、兒童青少年近視等眼病防治和低視力康復,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

“十三五”時期,各地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關注”的良好氛圍,眼科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眼科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白內障復明手術在縣域普遍開展。眼科醫務人員隊伍不斷完善,眼科醫師數量增加至4.7萬名。醫務人員積極參與眼健康科普宣教。人民群眾愛眼護眼意識明顯提升?!笆濉蹦?,我國盲的年齡標化患病率已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世界衛生組織正式認證,我國消除了致盲性沙眼這一公共衛生問題。我國百萬人口白內障手術率(簡稱CSR)超過3000,較“十二五”末翻一番。

但是,我國仍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患者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由傳染性眼病轉變為以白內障、近視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角膜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為主的眼病。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及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人民群眾對眼健康有了更高需求。我國眼科優質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依然存在,基層眼健康服務能力仍需加強,眼健康工作任務依然艱巨。

4.2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4.2.1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群眾層次多樣化的眼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進一步構建優質高效的眼健康服務體系,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覆蓋全生命期的眼健康服務。

4.2.2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統籌規劃,資源整合。堅持眼健康工作服務于人民健康。堅持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眼病防治工作模式。根據人民群眾眼病就醫需求、眼病疾病譜、人口分布情況,科學制定區域眼健康規劃,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分工,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統籌區域內醫療資源,保證具體工作措施取得實效。

2.堅持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提高眼健康服務質量和水平作為核心任務,推動眼健康管理體系、技術指導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持續改善眼健康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3.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視眼病前期因素干預,注重醫防協同、急慢分治,推動眼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加強眼健康科普宣傳教育,強化每個人是自己眼健康第一責任人,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氛圍。

4.聚焦重點人群、重點眼病。關注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兩個重點人群,聚焦近視屈光不正、白內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點眼病,推廣眼病防治適宜技術與診療模式,提高重點人群眼健康水平。

4.3 三、主要目標

“十四五”時期,著力加強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能力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完善眼科醫療質量控制體系,推動眼科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并下延。有效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科學矯治工作,進一步提升白內障復明能力,逐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底疾病的篩查能力,推動角膜捐獻事業有序發展。

到2025年,力爭實現以下目標:

1.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視力檢查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兒童青少年眼健康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2.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簡稱eREC,見附件)不斷提高,高度近視導致的視覺損傷人數逐步減少。

3.全國CSR達到3500以上,有效白內障手術覆蓋率(簡稱eCSC,見附件)不斷提高。

4.4 四、推動眼科醫療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

4.4.1 (一)加強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1.加強綜合醫院眼科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建設。根據患者就醫需求和醫療資源布局等,將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十四五”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等統籌建設,推動眼科相關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并下延。逐步建立完善國家-區域-省-市-縣五級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強化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眼科設置與建設,補齊眼科及其支撐學科短板。每個地級市至少1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獨立設置眼科。鼓勵有條件的縣級綜合醫院獨立設置眼科并提供門診服務。

2.建設眼科醫學高地。按照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規劃要求,統籌建設眼科專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打造國家和區域眼科醫學高地。發揮各中心的技術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眼科整體服務能力,逐步縮小區域間、城鄉間眼科醫療服務能力差異,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

3.構建眼科醫療服務網絡。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眼健康服務網絡,提供全面、公平、可及的眼健康服務。鼓勵實力強的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和綜合醫院眼科牽頭建設??坡撁?,整合??漆t療資源,帶動提升眼科整體服務能力。推動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充分吸納眼科醫療資源參與,建立眼科醫療資源與區域內其他醫療資源分工協作機制,完善城市和縣域兩個眼健康工作網絡。加強遠程醫療協作網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眼科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

4.4.2 (二)加強眼科醫療服務能力建設。

1.提升眼科醫療服務能力。按照《“十四五”國家臨床???a title="醫學百科:能力" href="/nengli_117732/index.html" rel="summary">能力建設規劃》,從國家、省、市(縣)級層面支持眼科臨床重點??平ㄔO,完善相關眼科亞??企w系,進一步提升眼科臨床??品?a title="醫學百科:能力" href="/nengli_117732/index.html" rel="summary">能力。同時,重點關注兒童、老年患者,重點提升近視科學矯治、白內障復明手術、常見眼病篩查等能力。加強病理等支撐學科建設,提升眼病理診斷能力。

2.提升眼科醫療服務效率。構建“急慢分開”模式。完善眼科日間手術相關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做好白內障、屈光不正患者日間手術基礎上,逐步擴大病種范圍,持續提升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力爭“十四五”末,三級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達到60%。加強眼科康復機構、基層醫療機構協作,完善雙向診轉機制,將術后康復期以及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眼病患者轉向基層隨診。推動眼科門診、日間手術服務實施預約診療制度,利用信息化技術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模式和流程,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有效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3.加強基層服務能力建設。按照社區醫院基本標準,鼓勵有條件的社區醫院逐步提供眼科醫療服務。依托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引導眼病防治適宜醫療技術向基層延伸,推動有效視力篩查、眼底篩查技術等在基層應用,落實眼病防治措施。完善雙向轉診和上下聯動機制,為眼病患者提供合理診療和上轉服務。

4.強化落實防治結合要求。加強醫療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康復機構協作,開展跨機構、跨學科合作,建立眼科疾病醫療、預防、康復相結合工作機制,為患者提供篩查-診斷-治療-隨訪連續型診療服務。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0-6歲兒童保健和低視力康復工作,推動完善醫防融合模式。促進中醫眼科與現代眼科新技術、新方法有機結合,發揮中醫眼科在眼病防治中的獨特作用。

4.4.3 (三)加強眼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1.優化眼科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強化眼科醫務人員培養與培訓,形成穩定、合理的眼科專業人才梯隊?!笆奈濉蹦?,力爭眼科醫師總數超過5萬名,每十萬人口擁有眼科醫師數超過3.6名。加強眼科學科帶頭人、骨干醫師引進與培養,重點培育高層次復合型眼科醫學人才,形成一批高水平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推動眼科醫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2.加強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培養臨床診療能力為核心,深入推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使臨床醫師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扎實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規范化開展眼科疾病診療工作。進一步完善眼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職稱晉升的銜接機制。

3.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充分發揮國家級、省級防盲技術指導組、眼科專業學協會技術優勢,對眼病防治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培訓。組建高質量師資隊伍,通過線上線下等開展不同形式繼續教育,提升眼科醫師臨床技術能力與水平。

4.4.4 (四)加強眼科醫療質量管理。

1.規范臨床診療行為。強化眼科醫師依法執業意識,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進一步完善眼科相關診療規范、臨床路徑與診療指南等技術文件,加強眼科藥物、臨床診療技術應用等管理,規范眼科醫師臨床診療行為。

2.加強眼科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建設。以各級質控中心建設為核心,完善眼科專業醫療質量控制組織體系。以眼科重點病種和關鍵技術為主線,完善眼科疾病質量控制指標體系。以提升眼科醫療質量水平和技術能力為目標,強化質控指標應用,加強醫療質量安全數據收集、分析反饋,開展質量改進工作。

4.5 五、加強重點人群點眼病防治

4.5.1 (一)提升近視防控和矯治水平。

1.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全面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等要求。制修訂近視防控相關標準,形成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標準體系。強化0-6歲兒童保健視力檢查服務。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及危險因素監測與干預,通過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系統開展近視專項監測,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全國縣(區)近視監測100%全覆蓋,動態掌握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及危險因素變化情況。逐步擴大中小學生視力篩查人群,加強視力監測網絡建設,針對性開展專家進校園行動、中小學生健康月活動等干預措施。

2.推動近視科學矯治。指導醫療機構落實《近視防治指南》等要求,科學開展驗光等檢查,強化高度近視患者早期預警和干預,提升近視早期診斷、早期控制能力,減少因高度近視而導致的視覺損傷。指導醫療機構規范開展近視矯治服務,制定完善角膜塑形鏡等臨床應用規范,加強近視相關手術操作監管,持續提升eREC。

4.5.2 (二)提升白內障復明水平。

推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千縣工程”,深化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醫院,持續開展光明工程、光明行等活動,推動白內障復明手術技術下沉,提升縣醫院白內障復明手術能力?!笆奈濉蹦?,達到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推薦標準的縣醫院中,90%以上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全國CSR達到3500以上(“十三五”末CSR未達到3000的省份力爭每年增長5%)。指導醫療機構規范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推動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或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臨床應用,強化手術質量管理,建立健全術后隨訪制度,提高eCSC。

4.5.3 (三)提高眼底病、青光眼等眼病的早診早治能力。

推動青光眼,以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近視視網膜病變、黃斑變性、視網膜血管阻塞、高血壓眼底病變等眼底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制定重點疾病診療規范,完善慢性眼病患者管理模式,降低疾病負擔和致盲率。持續推進眼科相關醫聯體建設,推動眼底照相篩查技術逐步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探索建立“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服務模式,提升眼底病、青光眼等眼病診治能力。落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科疾病分級診療服務技術方案,推動落實“千縣工程”,建設縣級綜合醫院慢病管理中心,穩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構建眼病慢病管理體系。

4.5.4 (四)提高角膜盲救治能力。

依托現有醫療資源,合理規劃、規范建設眼庫。落實《眼庫管理規范》《眼庫操作技術指南》要求,規范供體角膜獲取、處理、保存和使用,保證供體角膜可溯源。強化角膜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實施角膜移植全流程質量控制。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角膜捐獻模式,加大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參與,倡導角膜捐獻,擴大角膜供體來源。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和相關技術培訓,提高角膜移植水平,實現角膜移植技術全國所有省份100%全覆蓋。

4.5.5 (五)提升其他眼病的防治水平。

監測沙眼患病情況,鞏固消除致盲性沙眼成果。加強新生兒眼病,特別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與治療,規范早產兒救治,降低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病率和致盲率。進一步提升斜弱視、眼表疾病、眼眶病、眼外傷等眼病治療水平。加強遺傳性眼病診療服務。

4.6 六、搭建眼健康服務支撐平臺

4.6.1 (一)強化0-6歲兒童眼健康服務平臺建設。

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0-6歲兒童保健視力檢查,確保檢查覆蓋率達到90%以上。落實《0-6歲兒童保健視力檢查服務規范(試行)》,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和綜合醫院眼科的聯動作用,構建上下分工、各有側重、密切合作的兒童保健服務網絡,早期篩查兒童常見眼病并矯治視力不良。推進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建立工作,及時更新屈光發育健康數據,并隨兒童青少年入學實時轉移。

4.6.2 (二)強化視力診療康復平臺建設。

持續提升三級綜合醫院眼科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低視力門診設置率。鼓勵有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眼科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開展視功能評估、康復需求評估、制定并實施康復計劃等低視力康復工作。完善眼科醫療機構與低視力康復機構轉診機制,暢通雙向轉診通道。強化視力康復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低視力康復技術規范化培訓,提升眼科醫務人員低視力康復能力。

4.6.3 (三)強化眼健康信息化平臺建設。

積極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在眼科領域的應用,利用互聯網診療、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技術,提升眼科醫療服務可及性。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眼科服務深度融合,開展人工智能在眼病預防、診斷和隨訪等應用,提升眼病早期篩查能力。建立眼科病例數據庫,加強眼科病例數據收集、統計分析,為臨床科學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4.6.4 (四)強化眼健康科普宣傳平臺建設。

建立完善公益性眼健康科普知識庫和科普宣傳平臺。發揮眼科專業人員技術優勢,利用新型主流媒體加強眼健康宣教,增強公眾眼病防治意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以“關注普遍的眼健康”為主線,以全國愛眼日、世界視覺日等時間節點為重點,加強眼健康科普宣傳。指導眼科醫療機構在寒暑假等兒童青少年就診高峰期,組織開展眼科疾病義診、科普教育等公益活動。

4.6.5 (五)強化眼健康科學研究平臺建設。

堅持技術創新的發展思路,加強臨床診療技術創新及應用研究,推動研究成果轉移轉化與推廣應用。發揮國家眼科臨床研究中心及其協同研究網絡的作用,開展臨床、公共衛生、衛生經濟等協同研究。加強對重點眼病開展流行病學研究,監測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發病率、疾病譜變化情況,掌握我國眼病及其社會經濟負擔情況。

4.7 七、組織實施

4.7.1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眼健康和防盲治盲工作,強化落實責任,將其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點工作統籌推進。加強與殘聯、教育、民政、財政等部門溝通協調,形成政策合力。重視各級防盲技術指導組建設與評估,保障工作取得實效。

4.7.2 (二)落實目標責任。

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依據本規劃,結合本地區實際,在2022年3月底前制訂區域工作規劃,形成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有條件的地方可開展眼健康專項工作,以點帶面,推動眼健康工作發展。

4.7.3 (三)加強監測評估。

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制定本地區“十四五”時期眼健康事業發展監測評估方案,做好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評估工作。定期監測評估工作進展,及時發現問題并研究解決。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適時對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貫徹落實規劃情況進行評估并予以通報。

4.7.4 (四)強化宣傳引導。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重視眼健康相關宣傳工作,加強人員政策培訓。要充分發揮媒體作用,提高社會認可度和支持度,為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5 附件:指標釋義

5.1 一、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eREC)

定義:接受過屈光不正矯正(如框架眼鏡、隱形眼鏡或屈光手術)并獲得高質量效果的人數占需要屈光不正矯正的人數的比例??紤]到近視力損害對生活質量和生產力的影響,在eREC的全球監測中,遠視力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和近視力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均需納入。

遠視力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的推薦計算方法:((a+b)/(a+b+c+d))×100。a為因遠視力損害而戴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視力較好眼的UCVA<6/12且PVA≥6/12(滿足眼健康服務需要);b為有屈光手術史且視力較好眼的UCVA≥6/12(滿足眼健康服務需要);c為因遠視力損害而戴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或者有屈光手術史,視力較好眼的UCVA<6/12且PVA<6/12,但可以通過小孔鏡或者屈光矯正改善至≥6/12(未完全滿足眼健康服務需要);d為未進行視力矯正,視力較好眼的UCVA<6/12,并且可以通過小孔鏡或者屈光矯正改善至≥6/12(未滿足眼健康服務需要)。

近視力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的推薦計算方法:(a/(a+b+c))×100。a為因近視力損害而戴框架眼鏡,視力較好眼40㎝處的UCVA<N6,且視力較好眼的PVA≥N6(滿足眼健康服務需要);b為因近視力損害而戴框架眼鏡,至少一只眼的遠距離BCVA≥6/12,且視力較好眼的PVA<N6(未完全滿足眼健康服務需要);c為有未矯正近視力損害,至少一只眼的遠距離BCVA≥6/12,且視力較好眼的UCVA<N6(未滿足眼健康服務需要)。

備注:UCVA為未矯正視力,戴眼鏡者(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測量其裸眼視力。PVA為日常生活視力,戴眼鏡者(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測量其戴鏡視力。BCVA為通過小孔鏡或驗光測量獲得的最佳矯正視力。在計算近視力eREC時,為了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近視力損害,只納入遠距離BCVA≥6/12的個體。

5.2 二、有效白內障手術覆蓋率(eCSC)

定義:50歲及以上人群中接受過白內障手術且術后遠距離視力良好的人數占需要白內障手術的人數的比例。

推薦計算方法:((a+b)/(c+d+e))×100。a為單側白內障手術,術眼PVA≥6/12,對側眼BCVA<6/12,且對側眼視力損害或盲的主要原因是白內障;b為雙側白內障手術,至少一只眼睛術后PVA≥6/12;c為單側白內障手術(不管術眼視力如何),對側眼BCVA<6/12,且對側眼視力損害或盲的主要原因是白內障;d為雙側白內障手術(不管術眼視力如何);e為BCVA<6/12,且雙眼視力損害或盲的主要原因是白內障。

備注:以上測量均為遠距離視力。PVA為日常生活視力,戴眼鏡者(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測量其戴鏡視力。BCVA為通過小孔鏡或驗光測量獲得的最佳矯正視力。

6 解讀

2022年1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國衛醫發〔2022〕1號,以下簡稱《規劃》),持續推進“十四五”期間我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對《規劃》解讀如下:

6.1 一、為什么要出臺《規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眼健康工作,上世紀80年代起,國家層面連續出臺防盲治盲和眼健康規劃,明確不同階段主要任務和措施,不斷完善眼健康管理體系、技術指導體系和服務體系?!笆濉睍r期,我國眼健康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盲的年齡標化患病率已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六次就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呼吁“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明確要求,繼續開展防盲治盲工作。但我國眼科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的問題依然存在,眼健康工作任重道遠?!兑巹潯返某雠_,將有利于統籌推進我國“十四五”期間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6.2 二、《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群眾層次多樣化的眼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進一步構建優質高效的眼健康服務體系,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覆蓋全生命期的眼健康服務?!笆奈濉逼陂g,推動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要按照“三堅持、兩重點”的基本原則,即堅持統籌規劃資源整合、堅持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聚焦重點人群和重點眼病。

6.3 三、“十四五”期間,我國眼健康工作發展的任務和具體目標是什么?

“十四五”期間,著力加強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能力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完善眼科醫療質量控制體系,推動眼科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并下延。有效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科學矯治工作,進一步提升白內障復明能力,逐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底疾病的篩查能力,推動角膜捐獻事業有序發展。到2025年,力爭實現以下目標:一是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視力檢查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兒童青少年眼健康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二是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不斷提高,高度近視導致的視覺損傷人數逐步減少。三是全國百萬人口白內障手術率達到3500以上,有效白內障手術覆蓋率不斷提高。

6.4 四、“十四五”期間,如何進一步推進我國眼科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

“十四五”期間,為了推進我國眼科醫療服務體系的高質量發展,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綜合醫院眼科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建設,逐步建立完善國家-區域-省-市-縣五級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建設眼科醫學高地,發揮各中心的技術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提升眼科整體服務能力。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眼健康服務網絡,提供全面、公平、可及的眼健康服務,加強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二是提升眼科醫療服務能力,重點關注兒童、老年患者,重點提升近視科學矯治、白內障復明手術、常見眼病篩查等能力。提升眼科醫療服務效率,構建“急慢分開”模式。加強基層服務能力建設,推動有效視力篩查、眼底篩查技術等在基層應用。強化落實防治結合要求,建立眼科疾病醫療、預防、康復相結合工作機制,為患者提供篩查-診斷-治療-隨訪連續型診療服務。三是優化眼科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強化眼科醫務人員培養與培訓,形成穩定、合理的眼科專業人才梯隊。加強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進一步完善眼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職稱晉升的銜接機制。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培訓,提升眼科醫師臨床技術能力與水平。四是規范臨床診療行為,強化眼科醫師依法執業意識,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加強眼科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建設,提升眼科醫療質量水平。

6.5 五、“十四五”期間,要如何加強眼病防治工作?

“十四五”期間,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眼病防治工作:一是全面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等要求,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導醫療機構落實《近視防治指南》等要求,推動科學近視矯治,提升近視防控和矯治水平。二是推動白內障復明手術技術下沉,提升縣醫院白內障復明手術能力。指導醫療機構規范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強化手術質量管理,建立健全術后隨訪制度,提高有效白內障手術覆蓋率。三是推動眼底病、青光眼等眼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完善慢性眼病患者管理模式。推進眼科相關醫聯體建設,推動眼底照相篩查技術的逐步覆蓋。推動落實“千縣工程”,建設縣級綜合醫院慢病管理中心,構建眼病慢病管理體系,提高眼底病、青光眼等眼病的早診早治能力。四是合理規劃、規范建設眼庫,規范供體角膜獲取、處理、保存和使用。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和相關技術培訓,強化角膜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實施角膜移植全流程質量控制,提高角膜盲救治能力。五是鞏固消除致盲性沙眼成果,提升新生兒眼病、斜弱視、眼表疾病、眼眶病、眼外傷等眼病的治療水平,加強遺傳性眼病診療服務。

6.6 六、“十四五”期間,要加強哪些眼健康支撐平臺的建設?

為了提供高質量的眼健康服務,要做好以下五大支撐平臺建設:一是強化0-6歲兒童眼健康服務平臺建設,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0-6歲兒童保健視力檢查,構建上下分工、各有側重、密切合作的兒童保健服務網絡,早期篩查兒童常見眼病并矯治視力不良。二是強化視力診療康復平臺建設,持續提升三級綜合醫院眼科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低視力門診設置率,完善眼科醫療機構與低視力康復機構轉診機制。三是強化眼健康信息化平臺建設,積極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在眼科領域的應用,利用互聯網診療、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技術,提升眼科醫療服務可及性。四是強化眼健康科普宣傳平臺建設,建立完善公益性眼健康科普知識庫和科普宣傳平臺,以“關注普遍的眼健康”為主線,以全國愛眼日、世界視覺日等時間節點為重點,加強眼健康科普宣傳。五是強化眼健康科學研究平臺建設,加強臨床診療技術創新及應用研究,推動研究成果轉移轉化與推廣應用,加強對重點眼病開展流行病學研究,監測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發病率、疾病譜變化情況。

6.7 專家解讀一

加強眼健康平臺建設做好重點人群點眼病防治工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王寧利

眼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年齡段人群的全生命期,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丁笆奈濉比珖劢】狄巹潯罚ㄒ韵潞喎Q《規劃》)的出臺恰逢其時,對于推進“十四五”期間我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6.7.1 一、關注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兩類重點人群

研究表明,未矯正屈光不正白內障是我國前兩位致盲眼病,全年齡段人群中最容易受到這兩種眼病影響的是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笆奈濉逼陂g,我國眼健康工作的重點放在了這兩類人群上,對提高我國眼病防治水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視防控方面,我國在“十三五”期間將近視防控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關注”的良好氛圍。眼科相關課程的設置、眼科醫師及視光師隊伍的培訓等措施助力了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笆奈濉逼陂g,在服務可及性提高的基礎上,進一步關注了服務質量的提升。明確使用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簡稱eREC)這一概念,來衡量屈光不正矯正服務覆蓋的范圍和服務質量。

白內障防治方面,到2020年,我國百萬人口白內障手術率(簡稱CSR)已超過3000,在30年間上漲了近38倍?!笆奈濉逼陂g,《規劃》中有關白內障復明手術能力提升的各項措施,將有力的保證我國縣醫院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能力的大幅提升,同時使CSR達到3500以上。并且《規劃》強調了要強化管理手術質量和術后隨訪,不斷提高有效白內障手術覆蓋率(簡稱eCSC)。

6.7.2 二、明確提高近視防控和矯治水平

“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國家連續制定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近視防治指南》和《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指導各地開展近視防控工作。

近視防控要做到關口前移?!兑巹潯窂娬{要加強0-6歲學齡前兒童的眼保健視力檢查服務,提倡預防為主和強身健體防近視,鼓勵眼科專家進校園進行科普宣傳、開展中小學生健康月活動等。堅持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力爭實現全國縣(區)近視監測100%全覆蓋,形成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標準體系。對于已經近視兒童青少年,強調開展科學驗光。提升近視的早期診斷和防控能力,加強近視科學矯治,從而延緩近視進展,同時避免因使用不當的產品導致的二次傷害;已經發生高度近視者要盡早實施干預措施來減少致殘致盲。在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治服務和成人近視手術的過程中,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遵守臨床應用規范,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

6.7.3 三、闡明eREC和eCSC兩項新指標含義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2030全球眼健康目標。倡議到2030年eREC提高40%,基線有效覆蓋率達到60%或更高的國家,努力實現全民覆蓋;eCSC提高30%,基線有效覆蓋率達到70%或更高的國家,努力實現全民覆蓋。

eREC和eCSC這兩項指標可以監測全球范圍內眼健康服務的開展范圍和質量,不但能反映一定人群中白內障手術和屈光矯正服務的可及性,還能同時反映服務質量。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民健康意識提高,群眾對眼健康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我國眼健康工作重點進入到眼科醫療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階段。因此在“十四五”期間,這兩項指標納入《規劃》并作為我國眼健康服務評價體系的指標,將有利于幫助患者在“看得見”的前提下,更能“看得清”,實現我國眼健康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6.7.4 四、著力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

《規劃》強調了眼健康服務平臺的建設。我國人口基數大、幅員遼闊、人口老齡化進程快,導致了眼科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偏遠地區眼科資源相對匱乏,眼健康信息化平臺對解決這一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診療相比,互聯網診療、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技術,有利于眼科優質醫療資源的有效下移,可有效提升眼科醫療服務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同時,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眼科服務深度融合,有利于會診、轉診及隨訪,極大地方便了對于常見眼病,尤其是慢病相關眼底疾?。ㄈ?a title="醫學百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href="/tangniaobingshiwangmobingbian_162760/index.html" rel="summary">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病變等)的診斷以及穩定期的診療、并發癥篩查、定期隨訪。信息化建設有助于提高眼科診療服務效率、眼科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合理應用,有利于精準防治眼科疾病和減緩致盲進程。建立眼科病例數據庫有助于積累大量眼科數據,一方面可以為臨床科學研究提供數據支撐,另一方面有利于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的實時優化迭代,為眼病診斷模型提供優質數據支撐,實現良性循環。

6.7.5 五、重視眼病的早期預防

《規劃》強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做到“關口前移”除了繼續加強基層眼科服務能力建設,眼健康科普宣傳平臺建設也具有重要作用??破招麄?、健康教育是疾病預防控制的“社會疫苗”,是促進廣大人民群眾不得病、少得病的關鍵手段之一,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在眼健康科普工作中我們需要突出“每個人都是自己眼健康第一責任人”的關鍵理念,將愛眼護眼的知識轉化為良好的眼健康行為。此外,要貫穿科普工作科學性和通俗性并重的理念,既需要依靠眼科專業人員技術優勢,傳遞正確科學的知識,又需要將眼健康知識以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傳遞出來,從而做到有效科普,提升愛眼護眼意識,助力眼病預防。

推進兒童視力健康已經成為了我國眼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0-6歲是兒童眼球結構視覺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6歲前的視覺發育狀況影響兒童一生的視覺質量,因此,做到早監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至關重要。開展0-6歲兒童保健視力檢查并建立視力檔案,需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同時加強與婦幼保健機構合作,構建分工明確、各有側重、密切合作的兒童保健服務網絡。

總之,隨著我國防盲治盲與眼健康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眼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逐步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規劃》的出臺將有利于我國重點眼病防治水平提升和眼健康體系建設,推動我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6.8 專家解讀二

加強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眼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周行濤

邁入“十四五”新征程,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群眾對眼健康需求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新趨勢。值此背景下,《“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出臺,標志著我國眼健康工作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對廣大眼健康工作者堅定信心,凝聚共識,推動眼健康工作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規劃》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對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重點人群點眼病防治和服務支撐平臺建設三項重點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謀劃。從眼科醫療服務的體系建設、服務能力建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醫療質量管理四個維度入手,精辟闡述了加強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路徑和措施,為扎實有效推進眼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6.8.1 一、強調“補短板”“強優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對于眼科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國家-區域-省-市-縣”五級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強調推動優質資源的擴容與下延?!兑巹潯分刑岢觥把a短板,強基層”的重要舉措,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眼科,鼓勵有條件的縣級醫院獨立設置眼科并提供門診服務。眼科醫療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還需要強化“國家隊”在整個體系中的引領作用,所以在“補短板”的同時必須重視“強優勢”?!兑巹潯诽貏e強調了建設眼科醫學高地的重要意義,要以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中心技術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在五級眼科醫療服務體系運行過程中,每個環節既能各司其職,又能協作運轉,將有利于逐步縮小區域間、城鄉間眼科醫療服務能力差異,減少患者跨區域流動,也有利于分級診療的推進和落實。

6.8.2 二、利用信息化技術,提供全面、公平、可及的眼健康服務

醫療資源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一直是人民群眾關注的問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規劃》鼓勵實力強的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和綜合醫院眼科牽頭成立??坡撁?,整合資源帶動整體服務能力提升,在建設好城市和縣域兩個眼健康工作網絡基礎上,通過遠程醫療協作網讓眼科優質醫療資源更高效地向基層延伸。為實現這一工作目標,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遠程診療和互聯網醫院高效、便捷、個性化等優勢,打通線上線下服務,形成基于互聯網的??坡撁酸t療服務網絡,有力推動眼健康醫療服務規?;?、常態化、可及化,在下沉醫療資源,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深化數字技術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將5G、大數據、云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新一代信息通訊技術融合并在實際眼科醫療服務場景中深度運用,讓遠程眼健康服務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更安全。

6.8.3 三、強調防治結合,提供全生命期連續型眼健康服務

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眼健康事業發展已經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眼健康為中心轉變?!兑巹潯范啻翁峒胺乐谓Y合和全生命期服務的重要性,確立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鼓勵醫療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康復機構的多維度結合,構建篩查-診斷-治療-隨訪連續型診療全生命期服務體系。以近視防治為例,當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規劃》中不僅多處強調相關內容,而且還特別對相關指標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目標。事實上,近視防治是一項預防優先、貫穿全生命期的任務,在3歲之前就應盡早建立屈光發育檔案,結合家族史等情況進行精準干預。屈光發育檔案建立后,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要持續追蹤觀察分類干預,確保全過程的科普精準化、篩查標準化、診療標準化。目前有一些地區已經先行先試建設基于互聯網的云端屈光檔案,積極構建“學校-社區-醫療機構-家庭”的良性“防-控-治”體系,有效確保了全生命期的近視防控治管理,值得進一步完善和推廣。

6.8.4 四、推進日間手術和預約診療,提升醫療服務效率

日間手術是目前發展迅速的手術醫療服務模式,眼科因其疾病診療特點,在確保醫療質量的前提下,更適合開展日間手術甚至門診手術,對提升服務效率十分有益?!兑巹潯访鞔_提出要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持續提升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三級眼科???a title="醫學百科:醫院" href="/yiyuan_122991/index.html" rel="summary">醫院更是明確要求達到60%以上,這將極大推動眼科醫療服務效率提升。此外,《規劃》還特別強調構建“急慢分開”模式,推動基于信息化的眼科門診、日間手術服務預約診療制度,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改善患者就診體驗。

6.8.5 五、重視人才隊伍建設,聚焦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培養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眼健康醫療服務體系的高質量發展,有賴于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和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系?!兑巹潯诽岢隽恕笆奈濉蹦┝?a title="醫學百科:眼科" href="/yanke_4403/index.html" rel="summary">眼科醫師總數超過5萬名,每十萬人口擁有眼科醫師超過3.6名的目標,眼科專業技術人員基數增長有了明確的定量目標。在定量目標基礎上,《規劃》特別強調要“重點培育高層次復合型眼科醫學人才”,聚焦“高水平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這與眼健康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一致,核心是確保眼科醫師隊伍在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向穩定、合理、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在培養體系方面,《規劃》關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兩大重點,重點強調“以臨床診療能力為核心”的培養導向,引導眼科教育向臨床技術能力水平提升轉型,讓眼科醫師更加規范化、同質化地開展診療工作。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后再引用。對于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亚洲日韩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中文